尊龙人生就是搏

新闻资讯

「22K」的错置──谈Mr. Jamie「伪议题」一文

日期:2023-09-08

作者 伟恩 ,清大哲学所研究生,「洞见 Insight」专栏作家,《新礼貌》主编。本文转载自他的部落格「WAYNEH AND COFFEE」。

1这几天在《 商业週刊 》上,读到了林之晨先生的 〈22K 根本是个伪议题 〉 一文。

它主要的观点可以囊括成「假如你不想当一碗 50 元的红豆冰,那你要做的,不应该是要求政府将基本售价调整到 100 元,而是应该让自己成为一碗 160 元的芒果冰。认识到这一点,加以发挥,你就赢了。因此『22K』的议题性并不存在。」:

红豆冰就是红豆冰,无论如何它就不是芒果冰,如果你想要卖 160 元,那就得想办法变成芒果冰。政府当然可以统一规定全台湾红豆冰一碗至少都要卖 100 元,但那没有帮助,因为人们可以非常简单的忽略你的红豆冰,走到下一摊去吃芒果冰 — 况且当红豆冰都要 100 块,那只会让芒果冰的 160 看起来特别划算。

[…]

所以重点根本不是 22K,重点是年轻人,既然你的政府、你的学校已经误了你,你该用什么方法,找到愿意教你的师父,花 1 万个小时跟他学习,最后变成炙手可热,有超强战力的人才。那时什么 22K,花 100K 也不一定请得动你。

我想透过本文,来批评这种随处可见、随手写至的过度简化问题的说法,并揭出其危险与隐含的问题。

一、对议题的误解

2

首先要釐清的是,「要求调涨基本工资」只是一个手段,它的基本态度在于「向雇主要求更好的待遇及福利」。

这是一个社会议题,它的重点在于去反应一种不对等的劳资关係──「要求调涨基本工资」,是属于「要求合理待遇」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合理待遇必须要在两方面来加以考虑,一个是劳工的生产力和能力、一个则是攀升的物价房价等 。

「22K」议题起源于「」所造成的一批无地位的廉价大学实习生的怒吼。后来又泛指台湾的廉价劳工问题,如林之晨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所理解的那样。

但林之晨先生对他批为 的「22K」议题,却有着两个主要的错置:

一、「22K」不只是一个劳工权益问题,他更是一个「」的权益问题。新进劳工的权益问题,必须透过 ,而非 。

二、「22K」不是 ,而是 。

为什么新进劳工的权益必须要透过「要求雇主提供更好的待遇及福利」去争取来,而不是像林之晨先生说的:「让自己成为更有价值的员工」?

3 为什么必须「争取」

我先来举出所谓「22K」议题所指称的现象:

台湾如今乃是一个大学生比例超过 61% 的社会,如我们所见,造成许多雇主将大学(甚至好大学)学历看成基本门槛或是筛选条件,却依照「基本工资」或僵固的「一般行情」来制定薪资。

这个现象可拆解成以下两个现象,来看看为什么劳工权益无法透过个人能力提昇与市场协调而自然顺利地取得。

青年人为了取得「(好)学历」作为基本门槛,被迫要付出过高成本(四年大学教育、25 万至 50 万不等得学费)来训练自己成为企业并不一定需要的人才。

问题在于,即使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要求「(好)大学学历」,但当社会普遍瀰漫着这种思维时,青年人不愿意甘冒风险而自愿接受大学教育,又使得「大学生」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再度回来维繫了这门槛的合理性,而造成了「大学比例─大学学历作为徵才门槛」的返复循环。

大学教育作为职业先备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在许多企业眼里,往往还不备有实务上的专业:大学生是被当成「大学生」看待,而非「专业」看待。

当这是台湾大学生普遍作为「社会新进劳工」的现况与处境时,大学生,大部分没有实务专业也没有工作经历,难以具有向老闆「要求更多权益」的条件。他在有能力谈条件以前,便已经因为担忧失业而签下契约;台湾的工会又是如此不盛行,使新进劳工就只得接受当初所定下的契约与安排。

因此会变成什么样子?

以上现象,将使即使可卖到 60 至 100 元不等的红豆冰,都会被贱卖到剩下 50 元,如果新鲜人不爽、不接受,也没办法,因为其他间公司也是用同样的估价在等你入笼。

我将此现象的僵固性用一个赛局加以展示:

事实是,当潜在的劳动力充裕的时候,所有公司用 50 元,便能䀻到 (作为非专业或半专业人才 )。他们的劳动力即使被低估、即使前方看不到未来,他们还是愿意接受工作,因为他们不敢冒风险去期待下一份遥遥无期的工作,而宁可姑且接受,也因为他们需要工作经验,也需要一份稳定的薪水。在其他间公司对人力成本的估价是 50 元时,你选择用 100 元去聘僱一个应该值 100 元的员工,是不合理的。这等于是让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拱手让出公司的竞争力。因此,所有老闆用「较低的估价」去「聘请员工」,是一个赛局的均衡。意思就是:当其他老闆都这样搞的时候,你不这样搞是不合理的。

因此,为什么「22K」议题总包括「要求提高基本工资」这项要求?就是因为想依照台湾社会的新进劳工现况,想去 。

因此,由于这两个现象一个是循环的、一个则是均衡的,坚强地说明了,要透过自然协调来改善新进劳工的权益是难以期待的。

在谈「『22K』不是个案,而是社会议题」这一点误解以前,我先用一章谈谈本文中的一个诡异现象。

二、诡异的思路

4

在林之晨先生所理解的「劳动市场模型」中,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经济学架构:当红豆冰从一碗 50 元变成了 100 元,涨了 50 元、涨幅达到一倍,但芒果冰最终还是一碗 160 元。他写:

政府当然可以统一规定全台湾红豆冰一碗至少都要卖 100 元,但那没有帮助,因为人们可以非常简单的忽略你的红豆冰,走到下一摊去吃芒果冰 — 况且当红豆冰都要 100 块,那只会让芒果冰的 160 看起来特别划算。

假如红豆冰一碗 100 元,使得芒果冰看起来「特别划算」,那么认为自己是芒果冰的,为什么不会趁机把自己卖贵一点来获得他应得的利益呢?而老闆如果想要芒果冰,当他发现红豆冰变贵的时候,为什么不开更高的价钱,来确保自己能从比较多的冰品里做选择,确保自己买到的确实是芒果冰而不是其他呢?

这种事情会发生吗?假如会的话,怎么解释?

照作者的「冰店比喻」的理路去理解的话,有两个可疑的地方:

这种一个市场内部的各种商品之间毫无关係的、一切资讯都是清楚且公开的情况,就像所有劳工都是已安上价目表、成份表的排列好的物件。但是这种像是「打电动」的情况,完全不是现实的。这个架构的现实性,恐怕是有问题的。

好吧,不妨让我们假定这架构是现实的。但这也就像是麵店里面只有阳春麵涨价,其他的麵全都没有涨价一样。如果是这样,就也说明了「原先的阳春麵就是卖得太便宜了」──这不反倒成了支持「调涨基本工资」的理由了吗?那他提出这样的段落,意义何在?

这部分的推论和想法,完全无法理解,但偏偏又是本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部分。还不够诡异吗?

三、「竞争」还是「抗争」?

5

林之晨先生在这里犯的一个最不可原谅的误导,就是建立了把「22K」议题看成「当个人能力不符合老闆需求,个人必须要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论述。

它的错误在于:即使是「不合需求」使得你得领 22K 而别人可以领 33K,也不是说就能期待透过「合乎需求」、「增加竞争力」来解决问题。

有两个原因:

第一、「劳动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那么像是「」的东西。

第二、「22K」议题不是「劳工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我在这里便由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错误:第一、等值兑换是不可能与不现实的;第二、竞争力的提昇只单单图利了雇主,而且给雇主一个好的压榨员工的理由。

6 等值兑换之不现实性

首先,竞争力与薪资的关係,在新进劳工的角度来看,并不一定是 的关係,甚至就台湾现实来说,这个关係相当不切实际。我有三个理由:

前述赛局显示的是,在决定价格上,充满着必然存在的风险考量与 的问题:劳工不知道不接受这个薪资以后的整体市场概况以及其他老闆的决定,经常被迫签下不情愿的劳资契约。因为劳工本身不明白自己的价值、也不明白他人的价值,而只在他人对自己的估价之中寻找一个相对最好的选择。只要开放出来的选择没有「」,他就永远只能在有限的资讯和选项中进行选择,但是这些选项(在潜在劳动力充裕的时候)却总是在有利雇主的前提下提供出来的:雇主像是钓鱼一样在那里等着,因此总是能开出他原先就能满意的条件。

如我先前所说的,劳工的权益必须自己争取,但是当前的社会架构是完全不利劳工谈判的,而「不利谈判」也成了劳工权益不会上升的阻力之一。因此,提昇竞争力,就不像是打怪练等。即使你等级变高了、满足老闆的需求了,也不保证你出社会时的薪资,就一定比别人更好。

有什么比「便宜好用的大学实习生」更符合只需人力和脑袋而不需专业的职缺、更符合老闆的这种需求呢?一个在本文中不断被忽视的事实是:在前述的劳动市场中,降低自己的薪资,就是一种满足老闆需求的作法。这种作法有可能增加薪资吗?

7 图利的只是雇主

既然提昇个人的竞争力不担保更高的薪水,整体的劳动力提昇因此也不必然使社会整体薪资上升。

何况,对于中小企业以及已不需要或已找到创发人才的公司来说,他只需要能够维繫公司运作的劳工便已足够了:他需要的是「足够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但太昂贵的人才」。

因为老闆必须为自己的最大利益进行考量,而对他而言并不存在着太大的调薪动机。唯一的可能动机在于「抢人才」,但如果自己的人才没有变得更难抢,他为什么需要发更高的薪水呢?

甚至,这种要劳工「先乖乖练功」的观念,就也包含在某些公司在升迁制度上的不合理设计中。

当有些公司以「训练干部」为名,提出困难而且缓慢的升迁机制时,你也只能认栽,走往这条彼端茫茫的漫漫长路。但是在这条长路中,它总是可以给你一个藉口去接受一个「非专业的」、「低廉」的薪水。他拍拍你的肩说:「你还不是芒果冰,要加油喔。」

事实上,根本的问题可能就是 。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为什么不鼓励透过抗争来要求公司结构检讨、解决实质存在着的困难,而只是不断去要求劳工去改变、认命、学习呢?

我想,从这几点看来,可以发现,林之晨先生的提议,既无法保证乖乖练功就能有所报酬、也无法保证整体劳工权益能够获得提昇,根本上只是要我们设法去讨好老闆、要求劳工闭嘴乖乖练功的奴性的说词。

最要命的是,这种奴性根本上就限制了台湾劳工权益的抬头,也压抑了工会理念的发展。

8 一个臆测

甚至,劳工权益的低落与工会理念的缺乏,或许才是台湾经济难以突破瓶颈的关键因素。

如我在 〈 工会与合法罢工 〉 所说:

[…] 工会摆明要为劳工争取权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会就是在损伤公司的利益。怎么说?我给两个理由:

一、因为劳动力的最大值,必定是在工人心甘情愿进行工作与创造的时候。争取大多数劳工的合理报酬,其实能够为公司带来好处。这就是为何那些成功的大公司,不会吝啬于给劳工更好的福利,又是为什么 GOOGLE 愿意花大钱盖出 漂亮、舒适的办公室 。你可以说:劳动力,也是一分钱一分货,即使劳工素质并未改变。

二、因为公司是有可能安于现状而不思改进的,只有当劳工愿意去争取更多的权益,才会让公司有了更强的紧张来进行发展。因为当劳工不再廉价,公司便失去了廉价劳工作为竞争力来源。一个有展望的公司,它将考虑拨用一些员工福利来鼓励员工进修或是参与会议,也有了更多的动力进行研发与改进品牌。当然,他可能一走了之,但台湾劳工要让人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劳工更值得用,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素质。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次用「代工」创造台湾奇蹟了。

今天网友分享的一篇《卫报》的文章 “If you think we’re done with neoliberalism, think again",也提出了支持的观点:

The welfare bill approved by parliament last week will not help to clear the deficit or stimulate employment: it will reduce demand, suppressing economic recovery. The same goes for the capping of public sector pay. “Relearning some old lessons about fairness and participation," the UN says, “is the only way to eventually overcome the crisis and pursue a path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当然,这如今只是一个洞见,我还没有一个好的论证来建立这个说法。

结语

9

「22K」是一个怎样的议题?如我们所见,它是複杂而深刻的 :产业结构、台湾中小企业结构、台湾教育结构、产学结构、工会与企业、劳工权益、民意启蒙、政治与商业、全球化因素等等。

它有其複杂的面相,存在百般纠结的问题、关联到百转千迴的因果。

这是我们所在的社会,是我们发展中的公民社会与经济互动。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学习过程,不是某些人的「个人困境」。

它不是伪议题,确确实实地就摆在那里。请正视它的存在。